教育,教育政策

送孩子進一流學校 恐打擊信心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俗話說:「寧為雞首,勿為牛後。」一項研究指出,把孩子送進一流學校不見得對孩子好。研究員說,讓自己的孩子處在一群聰明小孩之間,可能有損孩子的信心,不利課業學習。因此,把課業成績欠佳的學生放在較無競爭風氣的學校,讓孩子成為「小池子裡的大魚」,反而有助他們的心理建設。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員觀察230萬名學生的數學及英文考試成績,以11歲的在校考試分數作為能力基準,再以14歲的成績來衡量是進步或退步。另外,研究員還對1萬5千名孩童進行了信心調查。

資料顯示,11歲成績名列前茅的孩童,到14歲時成績仍然持續進步;原本成績欠佳的孩童到了14歲,成績還會再退步。這種現象兩性皆然,但男孩表現得更為顯著。溫哈頓博士說,「我們的發現有違『有優秀同儕永遠對孩子最好』的一般假設。」他說,進入好學校但成績墊底也會有負面作用。

研究員指出,這個現象猶如球技原本就較佳的孩子,他們變得比較有信心,並花更多時間打球,因此球技更為進步。

研究員指出,聰明的學生因為本身充滿自信,學業通常「一帆風順」,不利資質一般的孩童長期與他們相處。研究員指出,成為「小池子裡的大魚」反而可以「鼓勵」孩子,進而強化他們的「自信、抗壓性及耐心。」溫哈頓博士建議,家長可以特別肯定學生表現較佳的強項科目,以幫助他們提升自信。

圖說:研究員指出,學生在校的課業表現會受同儕影響。(photo by vasta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分數都亂打」 台師大決廢操行成績

很多人都有記憶在小學、國中時,成績單上會有「操行成績」這個欄位,因為師生長時間相處,打分數可能比較容易,但是到了大學,還要打操行成績,可難倒不少老師,因為人數多、相處時間短,有老師說就憑感覺「亂打」,也有學校乾脆是「標準化」訂定規範,通通都85分的行情價起跳,現在台師大在這個學年度廢除操行成績,創國內大學的先例,只不過也讓一些老師感慨,國中小學在95年時取消操行成績,到了97年,高中職也廢除了,強調獨立自主思考的高等教育,竟然還遠遠落後於基礎教育。

記者:「大學操行成績是誰打的?」大學生:「不知道耶,應該是導師吧。」

大學生:「不知道,應該導師吧,我猜。」

學期成績單上一行小字「操行得甲」,或是有個操行證明書,大學打操行分數的是誰?學生不確定,老師很頭痛。台師大副校長林東泰:「4個年級就有200多個學生,怎麼可能認識這麼多人,就亂打嘛,就是亂打啊,要不然就是都不加不減,因為我不曉得(誰是誰),會跟我有打個招呼的,這個學生不錯,我加你2分。」

不熟硬要給分數,只能憑感覺,因為意義實在不大,台師大在今年決定廢除操行成績,創各大學先例。台師大學生:「老師(分數)可以反映在其他主科上,不一定還要開一個操行分數。」

台師大學生:「其實大家不會差多少,不會差5分以上。」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現在就是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行情價』。」

老師也覺得好笑,連操行成績也有行情價,拿出政大訂定的評分辦法,通通以80分起跳,整學期沒被記過,加到85分,像是這位同學的成績單,大學4年8個學期,通通是85分,非常的「標準化」。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很多學生來問我說,老師,我操行分數是不是你打的?那我只能兩手一攤說,我從來沒有打過你的操行分數,我也不知道你操行分數怎麼來的,那現在很多大學都訂了一個辦法,很簡單,就是每個學生都一樣分數。」

台師大創國內大學先例,但國中小學95年已經廢除操行成績,只會有日常生活表現評量,上頭可以文字敘述學生表現,不能有評分等第,而高中職是在97年廢除,強調獨立自主發展的高等教育慢了超多拍,現在台大、世新打算跟進,用成績評斷操行不合時宜,而既然大家操行都差不多分數,用標準化作業辦理,打了又何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私校退場機制 教育部:納團體意見

針對教師團體質疑教育部與內政部考慮透過土地變更協助私校順利退場,有圖利之嫌。教育部回應表示,下週教育部將與內政部討論私校退場土地處理機制,一定會將教育團體的意見納入參考;教育部同時強調,未來私校土地處分後將優先處理師資欠薪與學校債務問題,若有剩餘價值,將回歸財團法人之下,不會落入私校董事個人口袋。

教育部指出,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以地政手段,將校地變更為商業價值高的土地,作為私校退場的誘因,是指目前一般都市計畫的辦理作業方式,但私校具有公共性,未來若真要執行土地變更,該怎麼執行以避免成為私校獲取暴利的手段,教育部會與內政部討論,重新研議一套辦法,同時將教師團體的憂慮納入重要參考。

技職司司長李彥儀說:『(原音)這個土地的變更,本來是農地,又變成文教,然後變成住宅,這個部分其實是可以考慮、可以檢討的。那他們的聲音、他們的意見我們也聽到了,我們會納入將來作為校地處分的時候怎麼來參酌。』

李彥儀強調,未來私校土地處分後的獲利第一優先將是處理師資欠薪問題,以及償還學校債務,若有剩餘價值,則會回歸財團法人之下,而非交由私校董事處置。

除了私校土地處置問題,教育部也計劃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協助遷調轉介平台,協助未來私校退場後的師資問題,並與勞委會討論如何保障老師的權益。另外,教育部也考慮規範接受列管輔導的私校必須提撥一定金額的資金,以因應退場後的相關後續處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ku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