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藝文

「畫思-如是作」 曾興平繪畫創意展

育作英才無數的曾興平教授將於9月7起在臺東美術館展出「畫思-如是作」曾興平繪畫創意展」。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蘭美幸表示,此次將呈現繪畫多樣式的追求,讓民眾感受繪畫也可以簡易的參與。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蘭美幸強調,繪畫創作及學習應該是多樣性的,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其畫法也不是某一人某一派所獨有,任何人都可以來畫圖!此次展出的目的,除了繪畫多樣式的追求外,更希望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喜愛繪畫。

曾興平教授把這幾十年的作品作選擇性展出,內容包括水墨、水彩、素描、剪貼等,除了傳統表現外,還有創新之探索,充分表露曾老師的創作理念和人生多元化之思維。

蒲添生雕塑展 台東美術館周末展出

臺東縣政府與臺灣創價學會共同舉辦「大方無隅 蒲添生的雕塑風采」,將於9月7號到25號在臺東美術館展出。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蘭美幸表示,蒲添生擅長掌握人物神韻,將呈現42幅雕塑作品、15件繪畫作品,讓東部民眾零距離欣賞蒲添生大師的雕塑風采。

「臺灣雕塑第一人」的前輩藝術家蒲添生,14歲即以膠彩畫作品,榮獲「新竹美展」首獎,年少即展現不凡的藝術天賦。作品精準刻畫人物精神,享譽藝壇!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蘭美幸說,蒲添生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最具專業能力、也是作品最多的人像雕塑家,作品生動、傳神、富有生命力,包括大家熟悉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及總統蔣介石像等。此次臺東縣政府與臺灣創價學會合作展出的「蒲添生的雕塑風采」展,將呈現蒲添生42幅雕塑作品、15件繪畫作品,期將藝術創作普及民眾,豐裕心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將展出蒲添生在人生最後完成的〈林靖娟老師紀念銅像〉作品。當年蒲添生聽到健康幼稚園林靖娟老師為救小朋友犧牲的故事深受感動,於81歲高齡開始竭盡全力構思,直到生命結束。蒲添生曾說,「我把一生奉獻給雕塑,雕塑也給了我生命。」留給世人珍貴的藝術創作。

體感測量文化場館 舊環境有新感受

【台灣醒報記者黃文瑜台北報導】「一成不變的生活,讓我們愈來愈漠視環境。」為拉近民眾與博物館的生活距離,台北市文化局與藝術家涂維政合作,串連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故事館、花博流行館、台北廣播電台、兒童育樂中心以及圓山遺址,以「體感測量」方式,讓民眾體驗不一樣的城市面貌。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認為,用身體與城市互動的方法很有趣也富有創意,想參加的民眾可上活動官網報名。

涂維政說「體感測量」是把身體當成工具,去測量環境中的直線、厚度、大小等,對環境作「測量」或「對照」,這雖不能量出真實的長、寬、高,卻能發現人與環境的微妙關係,藉此能讓人對舊環境有新的感受與認識。

幾年前涂維政觀察台北的公園,發現這些公園無論大小,都有遊樂設施,在國外較少見到,但是民眾因這些設施,而和公園產生了更多互動和依賴性。於是,他開始探討身體與環境的連結,藉由身體和環境的互動,重新定義並發現「場域」與「人」的關係,啟發他展開城市測量的創作。

「如果身體與環境之間的照片多了,就會形成資料庫,發掘環境與當地的特色。」涂維政說,以前「體感測量」是他設計給學生的作業,從高師大學生的作品中,發現學生因環境,呈現出比較拘束動作,因為學校建築比較古典,沒有什麼線條變化。而實踐大學學生的肢體表現比較大方,則是因為學校建築變化較多。

在上海和首爾拍攝作品時,涂維政也發現首爾的女生,喜歡穿短褲露出長長的腿;而上海的穿著就相對保守,透過畫面呈現,能更了解各地的民情。

涂維政受訪時表示,實際上不只人與空間的關係,能夠重新被表現,他也喜歡把照片改成黑白的,能夠增加歷史感,他說「東西會舊是因為珍貴,我喜歡將事物舊化。」加上照片中人物的穿著,就會有古典與現代融合的感覺,讓人對於城市景觀有無限的想像。

2010年時,涂維政曾在長灘美術館及上海拍過類似的照片,上海那次參與拍攝的人數還多達47人。他將在9月15、16日兩天,拍攝北美館等區域,希望拍攝人數可以達到150人。涂維政說,「既緊張,又期待」,若是這次拍攝計畫成功,就會舉辦「體感測量」展。

想參加體感測量的民眾,可上活動官網報名。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77562272302725/

圖說:體感測量,就是運用肢體呈現環境樣貌,讓人們對舊環境有新體驗。(Photo by 涂維政)

彩繪自強號EMU100阿婆號?鐵道迷怒轟北市文化局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因應鐵道文化嘉年華活動,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原本打算規劃推古董自強號彩繪塗鴉,未料引發鐵道迷抗議,緊急喊卡,改以「大型塗鴉牆」取代,開放民眾塗鴉。

文化局昨(5)日表示,有關鐵道迷反映「彩繪塗鴉未來火車」活動,恐會影響台北機廠廠內台鐵電氣化後第一代自強號EMU100「阿婆號」報廢車輛供觀賞一事,文化局說,當天嘉年華活動,除廠區導覽、紀錄片欣賞、文創市集、闖關活動等,也安排「彩繪塗鴉未來火車」活動,讓民眾藉由親自彩繪,在「火車醫院」(即台北機廠)內獲得「一日藝術家」的體驗,增添整體活動的文化元素。

「彩繪塗鴉未來火車」活動在台北機廠車庫內火車的車廂前方,製作三節與火車車廂造型相同的「大型塗鴉牆」,以台北機廠建築或鐵道文化為主題,開放現場民眾於塗鴉牆上,一起畫出對未來火車與北廠的想像。

對此,有台鐵內部人員說,可惜的是可能一個因報廢而需拆解的車廂,無法活化變成藝術品而保留,給下一代又少了一件紀念品,來記載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文化創作。

像是日本有待拆除的建築物,變成藝術家的白板,肆意創作而令人欣賞。華山引道的劇組彩繪,要不要恢復原狀。似乎都可以發人深思,這位人員說,文化與經濟,理想與現實,是不是可以有共存的空間?希望在鐵道文化這個世界,只有快樂追火車的孩子,而沒有意識形態,把自己侷限一角的自我。

唱跳客語兒歌 吟誦文化傳承

為推廣客家文化,鼓勵小朋友向長輩學習客家話和傳承老祖先的智慧,台北市客委會於10月20號舉辦首屆兒歌比賽,希望透過兒歌教唱來增進祖孫關係,也讓小朋友透過生活化的方式了解客語文化。即日起到9月底為止,將客家元素融入歌曲意境,運用兒歌或歌舞秀方式展現,歡迎喜歡唱歌表演的小朋友組隊參加,勇敢秀自己,體驗唱跳律動當偶像的機會。

中華文藝薪傳獎 鍾彩祥.林昌湘獲肯定

【陳沿佐 賴冠諭 台北】

為了表揚長年致力於,傳承中華文化的人士,由中華資深青商總會舉辦的「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今年客家文化獎,頒給多年來積極推廣客家八音,擁有近60年演奏歷史的,美濃樂師鍾彩祥,而來自苗栗公館的林昌湘,投身武術教育近30年,多年來桃李滿天下,同樣獲得今年,中華武藝獎的肯定。

手中的九截鞭,舞得虎虎生風,老家在苗栗公館的,武術師傅林昌湘,年僅46歲,就已投身武術教育近30年,對於客家武術的傳承推廣,更是不遺餘力,因而獲得今年薪傳獎,中華武藝獎的肯定。

薪傳獎中華武藝獎得主 林昌湘「這客家的拳術,我現在就很用心的在整理,希望以後我寫好之後,能夠提供給國術界,或是客家文物部門,做一個參考做一個研究。」

擁有近60年,客家八音演奏經驗的美濃樂師鍾彩祥,將其畢生所學寫作成譜,讓珍貴的客家八音,得以永續流傳,同樣獲得今年薪傳獎,客家文化獎的殊榮。

薪傳獎客家文化獎得主 鍾彩祥:「我對這個客家八音文化,我絕對一樣這樣傳承下去,會盡我的能力去教。」

為中華文化奉獻一生的鍾彩祥及林昌湘,謙虛的表示,感謝大會對他們的肯定,但兩人最大的期望,是能有更多人投身文化工作,將珍貴的客家音樂及武術文化,永續傳承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ku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