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育政策

反黑箱課綱 公民老師228上街頭2014-02-25 22:10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反對教育部「黑箱」微調高中課綱,公民老師們將在二二八上街頭抗議,在教育部前展開兩天一夜「二二八翻轉教室—街頭公民課」,臉書活動專頁已有逾三百人表達參加抗議行動的意願,至少五名老師更將

反黑箱課綱 公民老師228上街頭2014-02-25 22:10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反對教育部「黑箱」微調高中課綱,公民老師們將在二二八上街頭抗議,在教育部前展開兩天一夜「二二八翻轉教室—街頭公民課」,臉書活動專頁已有逾三百人表達參加抗議行動的意願,至少五名老師更將以「飢餓廿八小時行動」守護台灣公民教育。

在教部前上「街頭公民課」

這堂由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和公民覺醒聯盟主辦的「街頭公民課」,行動訴求「程序不正義,公民不服從」;老師們維護學生受教權,利用二二八連假上街頭,將從二二八下午兩點起進行到三月一日晚上六點。

一群本著教育良知的公民老師表示,他們無法教導學生不正義的課綱,無法忍受教育部黑箱的程序,所以走出學校封閉的象牙塔,要在象徵和平、人權、公義的二二八紀念日,在教育部大門的街頭上,教導真正的公民教育,讓馬政府知道,這不是「少數人的誤解」。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召集人、台東女中公民老師周威同昨表示,行動將號召大家為課綱的程序正義而戰。教育部一直拒絕與基層老師們對談,完全不想聽老師們的意見,所以老師們要為教育部官員上一堂何謂程序正義的行動公民課;至少有五名老師將以「飢餓廿八小時」的堅決行動,展示反對決心,行動訴求教育部立刻撤銷微調課綱的公告,並且重啟公聽會的審查程序。

「飢餓行動」守護公民教育

周威同表示,公民老師們在二月五日向教育部陳情,國教署回函仍稱合憲合法合程序。老師們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要求教育部公布相關會議紀錄,特別是課審會高中職分組會議紀錄,因為參與該會議老師所了解的投票結果,和教育部官方的會議紀錄結果並不相同,但也被教育部拒絕。

老師們質疑,一月廿七日教育部課審大會當天,大會決議根據規定需要有「通過」、「修正後再審」、「不通過」三種選項;但實際上卻只有「通過」、「不通過」兩個選項,已明顯違法。為什麼「修正後再審」選項可以不見?為什麼基層教師、校長反映,看報紙才知道微調內容?為什麼要求指派代表開會沒有公文?為什麼開會資料只給三分之一示例?

周威同表示,如果這不是黑箱課綱微調,什麼才是?當政府黑手伸入教育,老師們選擇公民不服從,拒絕政府的黑箱,拒絕違法微調。

教育部主秘王作臺昨則對此表示,課綱微調符合民主程序,教育部會儘量與老師們溝通,讓老師們了解。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看見台灣」後 政府怎麼做?台大公共論壇邀各界商討2014-02-25 02:28

本報2014年2月25日台北訊,林睿妤報導

台大24日舉辦公共論壇,邀請導演齊柏林演講,並邀請各方專家學者與會,延續《看見台灣》電影的感動。

論壇中重申台灣山地不應過度開發,也提出政府需積極作為。然而治理方式怎麼做才對,除了整合產官學界,也要更多民眾參與議題。

看見台灣使得清境地區民宿業者備受討論。齊柏林表示,《看見台灣》並非為了控訴業者,山坡地過度開發也不只在清境,電影初衷是記錄台灣美麗與哀愁的面貌,希望透過影片讓大家思考,是時候做出改變。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指出,近20年山區崩塌情形嚴重,台灣山坡地的環境容受度早已飽和,應立即停止開發。昆蟲系教授楊平世表示,近年研究山區經營混農林業的可能性,初步結果顯示部分山區並不適合發展,建議現今輔導山區農民走向小型有機生產。楊平世也說,過去政策使得台灣山坡地過度開發,如今政府不應開放新承租山地,更要評估危險的已承租山地,是否有回收可能。

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近期將建立資料庫,計算台灣各地的土地容受力,針對不同災害等級改變土地利用,檢討國土規劃,未來也將在都會區進行防災型都市更新。然而長久的環境問題需要政府跨部會整合,頗是不易。

陳文茜表示,環境問題盤根錯節,最終只有政府有能力全面推動結構改變,政府責無旁貸應有正確作為,而督促政府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公民素質。陳文茜舉台北市垃圾不落地政策初期推動不佳為例,市政府後來將重點放在教育中小學學生,結果學生回家後影響家長,使得政策順利執行。陳文茜建議民眾應培養自己的觀點,獨立思考,而媒體也應擔負社會責任,針對事件做不同角度的全面報導,如都更案,除了拆遷戶的觀點,也應著墨政府都更不得不為的理由。

環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指出,過去台灣國土治理思維只看原則上可否開發,再看有沒有例外,這樣簡單而不符合時代需求的制度需要改善,謝英士建議實現環境正義不能只靠政府,需要多方參與。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表示政府需要聽見更多聲音,建議台大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與公民意識,甚至成立各領域的智囊團,未來由學生提供施政建議。

森林所碩士生詹孟浚回應李鴻源建議學術需回饋社會,指出政策規範應結合研究,以水土保持為例,須了解地區發生災害背後的因素,重新審視水土保持規範是否合宜。詹孟浚也指出,森林水土保持功能有其極限,天然森林在風災後也可能崩塌,決定哪些山區地方必須退耕造林值得更多研究。這樣才不會在決策上都只有政治、經濟考量,到最後不具說服力而窒礙難行,原地打轉。

此次台大公共論壇開啟產官學界對話空間,各方建議雲集,最終邀請與會者分享希望未來20年後台灣是什麼樣貌,陳文茜表示,希望未來交給下一代的是比較不殘破的台灣,而謝英士表示,希望政府部會改組是成功轉型的第一步。

【相關文章】

-在心動與心痛之間 《看見台灣》環境的沉淪與救贖

-《看見台灣》,你還看不見台灣的山坡開發問題嗎?

>-看見台灣國土真相了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1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ku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